国内一流计量中心是这样建成的
来源: http://www.xiandasy.com   发布时间: 2012-05-12 12:02   1948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随着智能校验系统投入使用后,以往1个校表员干一整天的活,现在通过自动化检定设备只需20分钟就可轻松搞定,效率提高20倍,实在是太方便了!”

“随着智能校验系统投入使用后,以往1个校表员干一整天的活,现在通过自动化检定设备只需20分钟就可轻松搞定,效率提高20倍,实在是太方便了!”贵州安顺供电局计量中心校表班班长朱世丽指着正在忙碌的智能型电能计量在线检测系统,眉飞色舞地说。
  自创建国内先进水平供电局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安顺供电局便把建设智能型电能
计量在线检测系统作为全局“创先”工作的突破口,积极按国家实验室认可标准提高电能计量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伴随智能检定“机器人”的全面上岗,安顺供电局计量中心年检定能力从原来的5万只跨越式地提升到了现在的60万只,检定校验工作人员亦随之减少90%,极大地盘活了计量管理人力资源。
  在2011年12月底南方电网公司组织的现场测试和鉴定中,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智能检定系统具有多项技术创新,系统功能齐全、技术先进,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2年3月初,安供《国内一流电能计量中心的建设与管理》科技项目被贵州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评为2011年度暨贵州省第十三届省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再一次获得烫金奖牌和大红证书。
  “花环”固然光彩夺目、艳丽动人。那么,安顺供电局是如何创建国内一流电能计量中心的呢?让我们走进紧盯目标、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的计量团队。
  找准差距  全力突破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
风速仪电网与客户信息双向交互需求强烈,单相电子式电能表的大规模普及势头迅猛,由此造成单相电能表的检定量剧增;另一方面原有的人工检定模式人机功效低、劳动强度大,实验检测作业设施、仓储设施、物流输送等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年检定能力不能满足集中检定的生产要求,既影响客户电能使用结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制约着供电企业的发展。再则,原有管理模式相对粗放,没有形成体系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无法实现电能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计量管理与社会发展、客户需求间的差距,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正视这些不足和差距,按照“十二五”期间南方电网公司“电网发展向更加智能、高效、可靠、绿色方向转变,企业管理向精益化方向转变”的改革发展思路,安顺供电局响亮提出了建设一套集自动仓储、自动物流和自动检定为一体的电能表智能校验系统的战略构想,并积极上报建设方案,很快获得贵州电网公司的正式批复,明确要求安顺供电局以建设“计量智能自动检定仓储一体化”科技应用项目为契机,努力提升全网电能计量管理水平,探索建立分片区“大集中检定”运营管理模式,以安顺为中心覆盖贵州西部电网的六盘水和黔西南地区,提高全省区域性集中检定能力。
  好的思路和项目,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风速计南方电网公司提出把安顺供电局电能计量中心建设成为南网范围跨区域集中检定基地和计量管理的“标杆”。为使计量中心智能校验系统建设全面满足南网推动区域集中检定的要求,安顺供电局项目组围绕“建设国内首家将自动化检定与自动化仓储全面整合并投入规模化生产的智能系统”的建设定位,结合实际拟定了“一体化设计、多功能检定、智能化控制、实用化生产”的工作标准,并围绕系统建设“流程最优化、效率最大化、管理人性化”的目标扎实开展工作。
  广泛借鉴  大胆创新
  围绕如何建设集物流、仓储、自动化检定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电能计量中心的目标,安顺供电局组织专家对自身计量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评估结果处于南网中等水平,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均为弱项。
  创建国内一流电能计量中心,技术和管理是两大关键“车轮”,两个轮子转不好,目标就很难实现。放眼国内外,方知优与劣。安顺供电局科技攻关项目组积极采取“走出去学习、转回来研究”的方式,由局领导带队,先后到云南楚雄供电局、昆明供电局、重庆电能计量中心、广东珠海供电局、广东中山供电局、福建厦门供电局和浙江绍兴供电局等单位参观学习,把自身工作现状同别人进行对比,认真做好每一次笔记、核查准每一个数据,收集第一手资料,利用周末和空余时间,深入学习领会,基本掌握了国内同行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
  在外出参观学习同行先进做法、先进管理经验并对计量领域前沿科技进步成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安顺供电局项目组一致认为:当前电能计量管理正处于技术提升的关键阶段,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新的模式正在各个单位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检定系统是国内计量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努力方向,安供需把各家的先进做法、管理亮点有机整合起来,博采众长、克服不足,形成自己的创建方案和技术标准。
  传统的仓储管理和检定模式为人工搬运、人工接线、人工检定,劳动重复性高、机械强度大,人机工效低,不能满足现阶段生产发展的需求。提升计量管理水平,急需一套全新的高效率、高质量、稳定和低成本运作的智能量测及仓储系统取代传统模式,实现电能表的大规模集中检定。
  在国内外,立体仓储技术目前已比较成熟,但电能表自动化智能检定流水线的研制仅处于起步阶段,尚未一家投入实际应用。基于此种状况,安顺供电局组织科技人员刻苦攻关,终于依靠自身力量成功研制和开发出新型实用的电能表自动化检定及仓储智能系统,经国内权威专家鉴定,该系统属国内首家将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和自动化仓储系统通过系列精密控制、与后台软件调整实现无缝连接的智能化检定系统,首家成功破解了自动化流水线和立体仓储系统双向信息交互、节拍计算等多项行业内技术难题,填补了“计量智能自动检定仓储一体化”科技应用项目的国内外空白。
  大量心血和无数汗水铸就的高效智能量测及仓储系统,使所有的仓储数据由传统的人工管理转变为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实时在线、准确定位”。系统设计还充分考虑了各计量检定区域与仓储区域的集成,各检定实验室与自动化立体表库间运用先进的自动传输线,实现立体仓储与检定实验室无缝连接。检定数据、仓储数据均可与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交互,从而实现了“自动化检定及仓储智能系统一体化”的设计目标,在智能化、信息化、实用化方面牢牢占据了南网电能计量的高地。
  以“国实”认可作标准  完善流程攀高峰
  先进计量中心不是仅靠先进的检测设备就能实现的,更需树立与之相匹配的先进管理理念,制定完善的国际先进管理体系,才能为以智能校验系统为核心的国内一流电能计量中心筑牢基石,才能使先进科技成果的实用性转化为效益优势。“国家实验室认可”是正式表明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具备实施特定检测和校准工作能力的第三方证明,既是认可机构对实验室从事特定的校准或检验活动的能力认证,又是一套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一个实验室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不仅标志着该实验室质量、管理、能力、设备和设施、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均达到相当的水准,而且对实验室自身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实验室知名度和赢得政府及社会各界的信任都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由于其质量高、标准严和国际互认性,实现“国实”认可难度大,在南方电网范围内,尚无一家实验室获准通过。安供工作组充分吸取其他专业实验室认可工作成败的经验教训,与中国计量学院专家一道,认真梳理、制定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流程,分清工作责任、实施步骤和任务目标,确保实验室的法律地位,使体系文件的发布具有权威性,体系文件运行更具完整性、连续性和适用性。
  安顺供电局电能计量中心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的实施,引进世界通行的科学管理办法,改变以往各自为政、分散运行的粗放管理模式,夯实了计量管理基础,推动智能检定系统建设取得了“三个第一”:即国内第一家实现“自动检定、仓储管理一体化”、第一家实现自动仓储与自动化检定流水线无缝连接、第一家实现将自动化检定流水线投入实用化运行的计量中心。
  智能校验系统投入使用后,单台设备检定效率较以往手工检定提高了19.5倍,整个车间的检定能力从原来的每年5万只提升到了现在的每年60万只。智能检定模式与以往传统的手工校验模式相比,可减少检定装置33台、减少各类工作人员45人,设备使用年限内可节省开支886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狠抓队伍建设  助推系统应用
  在当今信息时代,科技项目人才是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建设国内一流计量中心,对员工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不仅是创建国内一流计量中心的重要保障,也是安顺供电局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计量中心按照“以技术创新推动管理创新、以管理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思路,潜心思考、主动出击,围绕工学结合、综合提升、阶梯分层、人才评价的整体构架积极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员工培训和评价体系,为推动计量员工岗位成才开辟了通道。
  为改变以往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安供计量中心结合调研结果和发展需求,创造性地提出人才发展的工作思路:即一般人员向技能人才转变,技能人员向技术专家转变。与此同时,计量中心还成立了“三队四组”,即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后勤保障突击队三支突击队和硬件研究、软件研究、标准编写、文宣策划四个工作小组,根据员工兴趣特长和职业性向,动态调整人才搭配,激发了员工潜能,极大提高了各班组的战斗力。
  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部分技能人员已成长为贵州电网公司“技术能手”和南方电网公司“技术能手”,有的业务骨干还走上了中层管理人员的岗位。一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形成,无疑加速了智能校验系统建设应用的步伐。高素质、复合型的员工队伍,为推动系统深入应用和维护管理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上一页:技术积累不足、思维观念落后 把脉中国测试测量与仪器行业差距

下一页:爱因斯坦被证准确无误 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082 840 819 796